乐天小说

乐天小说>故乡明月明电视剧 > 第54页(第1页)

第54页(第1页)

第9章故乡明月(第十七——十九节)

——十七——

清丽从小就爱黏着明如月给她讲那些奶奶和外婆年轻那会儿和日本人周旋的事儿。

清丽大名叫糜清丽,小名就叫丽丽,但奶奶还是喜欢叫她囡囡,在家排行老三。

大姐清秀,小名樱花,可妈妈经常随口叫她秀儿。二哥清山,小名荷塘,不过好像从来没有人正式叫过,大家更愿意喊他山儿。

四弟清水,小名水儿。糜清丽特别喜欢奶奶叫她囡囡,觉得比丽丽好听。

时间长了,丽丽知道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很好听的小名,她总缠着问奶奶的小名。

每次糜老太太总是笑着告诉她:“奶奶的小名就叫奶奶呀!”

“为什么囡囡只有奶奶一个人叫,可大姐、二哥都把奶奶叫奶奶?”

每次听到哥哥姐姐这么叫,她就不干了:“奶奶是你们叫的吗?”她以为奶奶真的是奶奶的小名。

……

都过去好几年了,老人家对大孙子糜清山招集了党政军和学界各色要员来给她操办90大寿耿耿于怀。

一来她总说是自己占了儿孙们的阳寿,让她两次三番地白发人送黑发人。

二来她不喜欢听那些为了让她在高层当参事的孙子递话,而言不由衷说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话的官员们。

打那以后,她就不愿意出门了。寿宴上每一个比孙儿们官大、地位高的来宾,都要不厌其烦地叮咛他们,要好好孝敬老人家、要好好照顾老人家、啥时候老人身边都不能离人,等等等,好像他们每个人都是孝子,而糜家上下都是不肖子孙似的。

这些话儿,老太太听的有一句没一句的,孙儿们真是入耳入脑了,一下子往家里请了两个保姆。

全家人都喜欢的是粟姨,40岁左右,山里人,陪儿子到城里来读高中的,据说是当地的大厨子,山村里的红白喜事都请她去做那种「八凉四炒四蒸碗」的大席,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处事谨慎妥帖,花钱精打细算。当然,最让糜家一家老小喜欢的,还是她做饭的能耐。

她每天去市场买菜前,甭管家里多少人在,她都会一一地去向他们介绍市场上现在什么菜比较应季,比较好吃,然后按大家的要求采买。

中午饭,主人如果只有90多岁的老太太在家,主菜以炖为主,而且尽量不用高压锅和铁锅。

不管是鲍翅海参这样的高档食材,还是猪手乌鸡一类的家常食品,亦或是银耳莲子这样的甜汤小品,她都尽量用沙锅、瓦罐。

而且,按照老太太的讲究,炖制的过程中,只能揭锅盖三次。

第一次是当武火把汤第一次烧开锅的时候,打开后锅盖是为了撇清汤上面浮起的沫子。

这时一个最讲功力的动作是要调整到文火。火力要刚刚好,既要保证锅内的汤始终翻滚着,又要确保汤不溢出来,还不至于很快被烧干了。

第二次是要加盐的时候。盐不能一开始就放进汤里。一来放太早了盐大多进到食材里,容易使人过多摄入盐分,而汤里倒显得没什么味了。

快要出锅时再放盐,只要汤里味够了,感觉就到了。二来菊花岭一带是大脖子病的高发地区,市场上的盐都是政府强制加碘的,如果早早地把盐放进去,碘就会因高温而升华流失,起不到预防大脖子病的效用了。

这一条是粟姨来糜家后,糜老太太教她的,而老太太当年学的那点医学常识中并没有加碘盐这样的理论和实践,她是从学医的孙女糜清丽那知道这些的。

虽然明如月本身在老上海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辅修了部分医学专科常识,但她心里还是有个死结,只要是小孙女清丽告诉好的所有关于养身的常识,她都深信不疑,不仅不许任何人提出质疑,如果发现有人阳奉阴违,老太太还会用她那根泛着金光的金丝楠木拐杖敲他的头。

第三次是也是关火前最后一次揭锅盖是加胡椒粉和糜氏秘制汤料的时候。

糜氏秘制汤料分两种。一种是咸汤的,一种是甜汤的。

糜老太太平均每两个月要亲自下一次厨,就是为了熬制这两种口味的家族秘制汤料。

这倒不是完全不想把这秘方外传,其实糜老太太心里是非常矛盾和难受的。

传吧,现在这个快餐盛行的时代,有哪个年轻人有心思去学呢?

要是不认真学,做出来没有那个味儿,反而会辱没了祖宗的方子。

即便是真传给了谁,他们又什么时候来真正用它呢?

压在人家心里可能会成为一种负担。有了这样的认识,糜老太太横下一条心,除非儿孙们真有谁央求,绝不主动传授,糜家是不靠这个传家的,说不定还会有反作用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太上忘情录  琉火焚冰  嘿,老男人  快穿之男主是我的  小舟寄余生  吃瓜!顶流夫妇隐婚生了五胞胎  机器人和人  逆天道,召异兽,弃女她虐渣成瘾  穿成反派boss的替身情人[穿书]  倾尽天下  豪门女配c位出道[古穿今]  阴婚绵绵之鬼夫找上门  首席宠爱  浊欲【CP完结+番外】  玉狐狸  任务系统:终极一班开始  全民御兽:我的宠物能无限进化  柯学之银弹  吻你以歌[娱乐圈]  艳照门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