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她打开抽屉,发现一排排的白色蜡烛像尸体一样整齐排列。她吓了一跳,心慌地跑出大门。她很少出门,门外的世界对她来说太过陌生与不安。果然她一出门,就看见一只诡异的黑猫朝她发出凌厉凄惨的叫声,仿佛一个婴儿在哭喊。
仿佛某种预兆般,妇人再也忍不下这种生活了。她用尽她的力气跑回房间,拿出尖锐的大剪刀,咔哒一声剪断了白色蜡烛的芯线。白色蜡烛熄灭了。
几日后,古堡空无一人,路过的街坊则在闲谈:“听说了吗,前几日,一个精神分裂的妇人剪断了她丈夫的喉咙咧。”
临时聊天室在夸荣格女士写得真好。领航巨轮的部分乘客快速看完《白色蜡烛》,和同族拉出紧急会议。它们都是种族里的精英,拥有更好的文学鉴赏本领。
“虽然都是描写恐惧,可派别确实截然不同。”
一位参加过黑市的乘客神情凝重地说。
“《与克图尔克同行》更倾向于对未知的恐惧,这是基于一个冰冷的无情宇宙而存在的。而《白色蜡烛》更加探究人的内心情绪,更关注个体的命运,事情的真相反而是寻常的。它用文字让我们体会到这些会被忽略的情绪变化……”
“而且意象确实不同。”另一位乘客说,“意象的选择是文学派别一个比较清晰的划分。克系,总是流脓的、黏腻的、冰冷的。而《白色蜡烛》却显然是吹着冷风的,更为柔和,还有点临终般的温暖,你们看古堡、蜡烛、束缚的黑裙,比起挥舞的触手,不是更加的……美丽。”
“所以,蓝星的孤立行星时期确实存在一个哥特文学……”
“难道不可能是蓝星现存文学,然后拿出来装作是考古资料骗我们的吗?”一位新手怯生生地问。
“你的文学鉴赏课怎么学的!”乘客说道,“意象具有历史性。如果是现在诞生的文学,怎么可能用‘石蜡制成的照明工具’当题目?还能编出里面的构造?就算退一万步来讲,这也证明蓝星确实存在过一个过分古老的时期。”
“别吵了。”又有一位乘客说,“我找到了那个荣格的主页,应该是镜像网站,所以在船内也能登陆。你们看吧。”它将光脑屏幕放大分享。
荣格的个人主页有许多外星生物闻所未闻的图案。阴暗而华丽的花纹在视觉上完美诠释了一种特殊的美感,放在地球,估计会有网友评价“又是一个哥特爱好者”。
一个意向能瞎编,一个短篇无法成为证据。
可从相互缠绕相互印证的点滴证据中,它们仿佛窥见了一个逻辑紧密的庞然巨物。能做得那么精巧的造物主只有一个,那就是历史!生物们不寒而栗。
“那难道,蓝星的孤立行星时期……真的存在那么多文化?”
作者有话说:
*浮灵来自一位读者,恰好能用上,感谢~
*文中相关文学鉴赏知识也是编的
第50章新体系
临时聊天室还在刷屏,宇宙生物们都对聊天记录里的多种文化好奇极了,相互催促能和蓝星搭上线的生物找多点资料,它们也想大开眼界一次。而某些生物则开始坐立不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郡主撩夫日常 妃我娇蛮 帝后六十年代生存手札+番外 沈如意 公路求生:一发入魂,制作必升品 相府夫人娇宠攻略 重生之钟鸣鼎食 毒妇重生记 网游之战龙在野 娇冠京华+番外 匪将 误会!我不是故意带球跑 重生之林权 银河第一纪元+番外 美人如婳 古穿今之补刀影后+番外 穿越田园生存手册 星空战记 赵氏贵女+番外 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