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念卿谢过伙计,举着筷子有些出神,似乎对那座书院有些在意。
白露忍不住问道:“你听过那间书院?”
元念卿点头:“是间有名的书院,创办三十余年,每次殿试都有那里的学子金榜题名。”
他离开京城后没再进学,也知道次次都有学子上榜绝非易事:“这书院这麽厉害?”
元念卿没有多说,只道:“既然外人能进,咱们明天过去看看。”
他觉得元念卿对这间书院的了解肯定不止刚才的那句话,联系对方正在调查的案子,也隐约猜到几分。于是专心吃菜,不再细问。
幽州菜肴偏清淡,不过因为新鲜鱼虾本就鲜美,所以清淡一些也能入口。
可惜白露口重吃不惯,一顿饭下来只有一道煎鱼糕最合心意。鱼糕兼有鱼肉香气,煎得外脆里软,配上不同的蘸料还能吃到不同口味。
元念卿看出他喜欢:“看来这一道要学回去才行。”
白露却没看出对方的喜好,刚要张嘴问,伙计就陪笑着过来:“二位道爷,您看现在店里都坐满了,实在没地方。能不能行个方便,和这边的两位公子挤一挤?”
两人本来也吃到末尾,于是点头道:“当然。”
伙计连忙将碗碟重新排布,空出一半桌子:“多谢二位道爷,我去给您添壶茶!”
元念卿和白露也挪开位置,让两位书生打扮的年轻男子坐下。
“多谢二位道长。”两个书生抱拳拱手谢过才落座,“我二人本来不想挤,可这益香楼的生意实在太好,一连几天都没能进来。明天我们就要赶往静塘县,这才烦请伙计过来叨扰。”
元念卿客气道:“两位公子不必介怀,出门在外都是难免的事。”
伙计很快带着新的碗筷茶水回来,等书生们点过菜才离开。
双方坐稳便开始互通姓名,两位书生一位姓张一位姓李,来自灵樨东边的静远县,这次正是专门到时语书院听课。
趁着閑暇,元念卿主动攀谈:“刚刚听张公子说明天离开,是已经结课了?”
“正是,今天最后一天,我们又留下请教先生几个问题,故此出来迟了。”
元念卿惋惜道:“真是可惜,刚刚伙计说书院也让外人进,我和师弟还想明天也去听课。”
两位书生笑道:“难得道长有向学之心,不过讲堂需要有幽州学籍才能进,外人能随便出入的只是前面的庭院和书斋。”
元念卿赶紧告谢:“多谢二位相告,不然我们莽莽撞撞地去了,肯定要闹笑话。”
“这点小事不足为谢。”张生继续道,“即便只能逛庭院和书斋,书院也值得一去。尤其是书斋,收藏了不少着作典籍,专门供人翻阅誊抄。”
“还能翻阅誊抄?”元念卿听到这里显出担心,“不过外人能随意进出,难道不怕有些不知轻重的过去损毁书籍吗?”
李生点头道:“这种事确实在所难免,莫说寻常人,就是学子前去誊抄,不慎留下墨迹污渍也常有。但这是书院创立者之一,丁善修先生立下的规矩,为的就是让有向学之心的寻常百姓也有机会看到书。”
“我听过这位丁先生的功绩,据说他不但有文韬武略而且怀才抱德,广开学舍传道授业,如今幽州尊文重道的风气有他一份功劳。”
两位书生点头附和:“元道长说得没错,这位丁老先生确实是我们幽州一位奇人。”
“想必希望拜他门下的幽州学子数不胜数吧?”
张生叹气道:“可惜丁老先生早已隐居乡野不问世事,莫说再收学生,就是时语书院想请他都请不动。”
“是不是因为年事已高,所以不方便远行?”
李生笑道:“丁老先生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据说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而且他就是灵樨本地人,只是偏居乡野不在城里。”
张生又道:“这些年也有不少前辈想要拜会,可是他行蹤飘忽,就算找到居所也等不到人。”
元念卿啧啧称奇:“隐居乡野又难寻蹤迹,这位丁老先生到有几分仙家气质。”
两位书生频频点头:“元道长所言甚是。”
双方聊到书生们的菜上桌,元念卿便和白露起身告辞。两人结账出来天还没全黑,便沿着街巷寻找小吃点心。
“那位丁善修先生真的有那麽神吗?”白露觉得元念卿应该是有意找两个书生攀谈,在桌上没有插嘴。
“神不神不知道,但确实是位奇人,早年入朝为官,中年辞官兴学,晚年又早早归隐乡野。我读过他的文章,是位见地深远、风骨奇伟之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入侵 长嫡风华 宝儿的六零年代+番外 绝对臣服 替身夺情 王妃,请自重 我开外挂卖锅盔 亿万新妻/不悔让我爱上你 退圈后她惊艳全球 和师兄一起养崽种田 七零总裁甜辣媳[穿书] [综]安抚生物一百种技巧+番外 皇婚 婚必从 不是鸡崽,是凤凰雏鸟啊 穿成炮灰攻略了清冷女主 悍妻 遇岁而安 网游之创世剑神 婚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