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一笑一热闹,这事就算揭过去了。
刘绛之所以会主动提及,就是为了避免因为这样一件小事而造成日后的隔阂。
到底是义子,不是亲儿子。这话主动坦白,和从别人口中说出来,很可能就是两个观感。
刘绛主动提及,在李如愿看来,这小子太自率坦诚了,这种事都不瞒着我,还主动请罪,骂两句就骂两句了,这孩子就不是诚心的,都是为了取信敌人吗。还是给我办事,立这么大功劳,这得重重赏赐,不能寒了孩子的心。
这要是旁人把这话告诉李如愿,那观感可就差了,没准还得想呢,这小子是不是真对我不满?借机骂我?
并且刘绛主动掀开之后,即便真有人拿这个给他上眼药,那也无限接近于挑拨离间。
因为这事人家主动坦白了,你还提这不是挑拨是什么?
马车从朱雀道一路过了宣阳门,入台城至大将军府。
李如愿将众人解散了,只留下一众心腹在节堂议事。
首先就是这次政变和叛乱的收尾工作,如何处置一干人等。还有接下里接收吴郡、会稽郡的人选。
这两处都是富庶之地,加上吴兴郡,是江东主要的产粮区,必须要牢牢控制在手里。
最后商定结果是,庐陵王桓续赐死,光禄寺丞吕威方、武库令杜崇德全都是夷三族,家产抄没赏给这次的有功将士。
九江王桓瑛...李如愿本来想留他一命,但奈何反对意见太多,最后也是赐死。不过李如愿也算对得起他,没有满门尽诛。六个儿子除了已经死的桓维之外,还留下一个最年幼的八岁的桓绍。
女眷和家产都被赐给刘绛。也算是这次他坚定站队的奖励,并增邑八百户,他这个南郑侯目前是食邑一千八百户,快赶上那几个郡公了。
至于桓瑛的部曲,因为这次东郊之战也有功劳,加上刘绛请求,也全都划归给他统率,这其中包括了冯抗、任大宽、到克之三名虎将。统兵人数也达到了七千余,仍旧驻守东府,监管东郊。
刘绛这会开的,嘴角疯狂上扬,比AK还难压。
太爽了,这桓瑛的家产他是知道一二的,巨富啊,府里装钱的仓库堆积如山,全是钱和布帛还有各种有价无市的重要物资。他桓瑛跌倒,我刘大红直接一口吃撑了啊。
而且这个逼还特么贼会享受,除了送给自己的那些个舞姬,府里还有一整套的舞乐班子。还有家里的厨子...
这不比他许的好处多多了?
还有那个桀骜不驯的小郡主桓玉仪,跟那个陆娘子一样的眼高于顶,就很像看看你们还能不能装起来。
剩下的开会内容,主要是委任吴郡、会稽郡太守。
原本的南谯州司马董绍先为会稽郡太守,至于新任的吴郡太守沈重还在路上,李如愿让董绍先领兵三千去上任,完成占领和消化。
侄子李衡为历阳太守,庄辅为南谯州刺史。
同时,原本留守寿春的众人也得到了封赏,侄子李侃为左武卫将军,李葵为右武卫将军。
周元祺为镇西将军,江州刺史,因为寻阳已经被燕王桓璋派人夺取,所以暂居宣城。
而长子李岳,被任命为中书令、京畿大都督、光禄大夫。
此时的官制,并没有确立三省六部制度,但中书令仍然被视为宰相,京畿大都督统辖建邺地区的兵权防卫,至于光禄大夫,“魏晋以后无定员,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
主要还是李岳太年轻了,要不然李如愿非给长子弄个八公之位。
也就是:大将军,大司马,太师,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太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真的不无敌 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杀戮九变 疯批公主太撩人,众卿都在修罗场 谁让他当警察的? 阴女相师 封印之重启 (韩娱同人)金屋藏娇[娱乐圈] 真千金眼眸一红,大佬们杀疯了 咸鱼外室的躺平日常 穿越兽世,蛇夫他身冷心热又缠人 穿七零,斗极品,改嫁随军生三宝 人设有误? 扶摇九霄传 身为反派,我抢了主角机缘 贬妻为妾,改嫁后皇上悔断肠 东北出马诡闻录 从渔民开始长生 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 被迫当万人嫌后,世子天天想洞房